当好排头兵 勇做先行者——迎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
7月24日,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发布《2024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
公报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31031万人,占总人口的22.0%;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2023万人,占总人口的15.6%。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抚养比22.8%。全国人均预期寿命达79.0岁。
养老服务供给方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养老服务的指导意见》,首次在全国层面专门对发展农村养老服务作出总体性、系统性部署。修订《“十四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实施方案》,因地制宜新建或改建既有养老服务设施。
养老服务兜底保障方面,各地因地制宜建立完善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截至2024年末,全国享受老年人补贴人数共计4949.4万人,其中高龄津贴人数3752.8万人,养老服务补贴人数587.3万人,护理补贴人数93.2万人,综合补贴人数516.1万人;全国共支出老年福利资金489.4亿元,养老服务资金253.2亿元。
积极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行动。对纳入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范围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改造对象范围扩大到城乡低保对象中的高龄、失能、留守、空巢、残疾老年人家庭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截至2024年年末,“十四五”期间累计支持208万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实施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十四五”期间累计完成改造122.5万户,其中残疾老年人60.43万户。
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方面,优化养老服务学科专业结构。高等教育层面,设有老年学、老年护理学、老年医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等相关学科专业领域。持续加强养老服务技能人才培训评价工作。推动研究设立养老服务师新职业,研究建立相应专业技术人才职业资格制度,积极开展养老护理员项目职业技能竞赛。颁布长期照护师国家职业标准,印发《关于推进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实施意见》。
老年人社会参与方面,老年志愿服务持续深入开展,印发实施《关于深入开展新时代“银龄行动”的指导意见》,举办新时代“银龄行动”启动仪式和示范主题活动,启动全国“银龄行动”信息服务平台,设计发布“银龄行动”标识、志愿服务队队旗,协调北京、河北等10个省份首批开展“银龄行动”省际对口援助。
深入实施“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2024年选派915名高校银龄教师前往西部41所高校支研支教。搭建银龄教师管理服务平台,截至2024年末已有18万教师入库。连续9年实施“京医老专家智力支持海南项目”。发布 2024年全国老年志愿服务暨“银龄行动”十大新闻,开展基层老年协会能力提升试点。
营造孝老敬老社会氛围方面,部署实施“夕阳红志愿服务计划,指导推动各地以空巢、留守、失能、高龄老人为重点,有针对性地提供关爱陪伴、精神慰藉、医疗康养等志愿服务。组织网络媒体及时做好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等相关政策举措发布和解读引导,指导网络媒体策划推出养老敬老主题新媒体产品,营造良好网上氛围。将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融入社会实践育人工作,鼓励学生参与敬老爱老助老志愿服务。
老年人权益保障方面,宣传引导老年人提高安全意识,严厉打击涉老领域违法犯罪。开展“法律服务助老护老”行动,重点关注高龄、失能、困难、残疾等老年人,推出六个方面助老护老措施。